
苏州铝屑回收的浇铸成型有哪些注意要点?
苏州铝屑回收的浇铸成型需严格控制铝液温度,这是保证铸件质量的基础。铝屑再生铝液的浇铸温度通常比原生铝高 20-30℃(约 700-730℃),因其中可能残留微量杂质,低温易导致流动性不足。但温度过高(超过 750℃)会加剧合金元素烧损,使硅、镁含量下降 10-15%,同时增加氧化夹杂风险。苏州某铸造厂通过红外测温仪实时监控,将温度波动控制在 ±5℃以内,铸件的废品率从 8% 降至 3%。
模具设计与排气系统对浇铸效果影响显著。铝屑再生铝液的含气量虽经精炼处理,但仍略高于原生铝,模具需设置足够的排气槽(深度 0.05-0.1mm,宽度 5-10mm),避免气体被困在铸件内部形成气孔。对于复杂结构件(如电子散热器),应采用多浇口设计,使铝液平稳填充,减少湍流卷气。某企业生产的笔记本电脑外壳,通过优化模具排气后,气孔类缺陷减少 70%,表面合格率提升至 98%。
浇铸速度与压力的匹配需根据铸件类型调整。薄壁件(厚度≤3mm)需采用高速浇铸(1-1.5m/s),防止铝液在填充过程中冷却凝固;厚壁件(厚度≥10mm)则需低速平稳浇铸(0.3-0.5m/s),减少缩孔、缩松。压力铸造时,比压控制在 50-80MPa,保压时间根据壁厚确定(每毫米壁厚保压 1-1.5 秒),确保铝液充分补缩。苏州某企业生产的铝制电机端盖,通过调整浇铸参数,缩孔缺陷从 15% 降至 5% 以下,满足客户的气密性要求。
冷却系统的设计直接影响铸件的组织与性能。苏州铝屑回收再生铝的结晶速度较慢,需采用强制冷却(如通水冷却模具),使铸件从浇铸温度冷却至 200℃的时间控制在 30-60 秒,细化晶粒,提高强度。冷却水路应均匀分布,与铸件表面的距离保持 15-20mm,避免局部温差过大导致应力开裂。对于有精度要求的铸件(如导轨滑块),冷却后需进行时效处理(120-150℃保温 2-4 小时),消除内应力,使尺寸稳定性提升 40%。这些注意要点的落实,能确保苏州铝屑回收的再生铝铸件质量达到设计标准。